古体诗,也称 “古诗”“古风”,是区别于近体诗的古代诗歌体裁,其历史可追溯至《诗经》《楚辞》及汉代乐府。它最大的特点是格律自由:句式上,四言、五言、七言乃至杂言皆可;用韵灵活,可中途换韵,平仄、对仗也无严格要求。篇幅长短随意,语言质朴自然,贴近口语,便于直抒胸臆。
何为诗词
诗词,是指以古体诗、 近体诗 和格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。 亦是 汉字文化圈 的特色之一。 通常为,诗较为适合“ 言志 ”,而词则更为适合“抒情”。诗词是阐述心灵的学艺术,而诗人 、 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 艺术技巧,并按照严格韵律求,用凝练的语言、绵密的章法、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地表现 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。 中国诗起源于先秦,鼎盛于唐代。国词起源于隋唐,流行于宋代。
诗词之用
诗词,如同一面穿越千年的明镜。以为镜,可以正衣冠;以诗词为镜,可以养神灵。困境时,有“竹杖芒鞋轻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”的豁达;离别时,有“执手相看泪眼,竟无凝噎”的柔情。诗词,是丰富我们内心情感的灵丹妙药。诗词,是跨越时空的精神纽带。翻开泛黄的诗卷,仿佛推开历史的窗棂:在屈原 “路漫漫其修远兮” 的求索中,读懂执着;于王昌龄 “黄沙百战穿金甲” 的呐喊里,感受热血。它让我们与古人对话,在 “念天地之悠悠” 的浩叹中,体悟生命的渺小与壮阔;在 “问渠那得清如许” 的哲思里,探寻心灵澄明的根源。
古体诗
古体诗,也称 “古诗”“古风”,是区别于近体诗的古代诗歌体裁,其历史可追溯至《诗经》《楚辞》及汉代乐府。它最大的特点是格律自由:句式上,四言、五言、七言乃至杂言皆可;用韵灵活,可中途换韵,平仄、对仗也无严格要求。篇幅长短随意,语言质朴自然,贴近口语,便于直抒胸臆。
近体诗
近体诗,又称“格律诗”,是指唐代以后形成的诗歌体裁,主要包括五言绝句、五言律诗、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。近体诗讲究对仗和押韵,具有严格的格律要求。近体诗的发展历程:初唐的王之涣、王维、孟浩然等人开创了五言绝句,盛唐时期杜甫、李白等人则在律诗方面达到了高峰。
词,是一种以音乐为基础的文学体裁,起源于唐代,盛行于宋代。词的形式较为自由,通常分为“小令”和“长调”两种。小令篇幅较短,适合表达细腻的情感;长调则篇幅较长,适合叙述故事或抒发豪情。词的语言讲究音韵和谐,常常运用比喻、拟人等修辞手法,具有很高的艺术性。